2022年3月22日,《MEDICAL SCIENCE MONITOR》发表了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Analysis (ERA) to Guide Personalized Embryo Transfer with Conventional Frozen Embryo Transfer in 281 Chinese Women with 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该研究来源于锦欣生殖-成都西囡妇科医院医生团队,研究将281名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 RIF)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根据子宫内膜容受性分析(Endometrial Receptivity Analysis, ERA)检测的结果进行个体化胚胎移植(personalized Embryo Transfer, pET),为ERA组,一组按常规时间进行冻胚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 FET),为FET组。研究结果显示,与FET组相比,ERA指导下的个体化胚胎移植可显著提高RIF患者的妊娠率和着床率,ERA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分别达到了62.86%、50.00%和41.7%,显著高于FET组(P < 0.01)的39.01%、24.82%和18.83%。
该研究既是ERA在中国RIF人群中应用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也是在全球范围内纳入人数较多的一项ERA应用于RIF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背景
反复种植失败的病因研究和如何改善RIF患者的生殖结局,一直是生殖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以往的研究表明,胚胎和子宫内膜相关因素是RIF的主要原因。具有容受性的子宫内膜是胚胎成功植入的先决条件,子宫内膜准备好接受胚胎着床时,即为具有容受性,这段时间被称为种植窗(Window of Implantation, WOI)。如果可以准确预测WOI,并在WOI期间进行pET,移植胚胎的着床率可能会提高,并且可以实现成功怀孕。
子宫内膜容受性分析ERA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NGS)分析248个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将结果分类为容受期和非容受期,并确定个性化的种植窗。临床可以基于分析结果,通过调整孕激素服用长短使得子宫状态进入种植窗,然后在容受期内移植胚胎。此前尚无ERA应用于中国RIF人群的相关效果报道。
本研究旨在比较子宫内膜容受性分析(ERA)指导的个体化胚胎移植(pET)与常规冷冻胚胎移植(FET)对281例反复种植失败(RIF)的中国女性的应用效果。
研究设计
本研究纳入了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到成都西囡妇科医院准备接受冷冻囊胚移植的共计281名患者,条件符合(1)年龄18-37岁;(2)BMI 18.5-30 kg/m2;(3)经历至少2个胚胎移植周期,或至少3枚加德纳评分为4BB以上的优质囊胚移植失败;(4)剩余至少1枚加德纳评分为4BB以上的囊胚。患者基线数据如下:
按是否行ERA检测分为ERA组和FET组,其中ERA组140名患者,FET组141名患者。具体检测和移植方案如下:
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21年5月15日,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临床流产率、生化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累积生化妊娠率、累积临床妊娠率、累积植入率,累积临床流产率、累积生化流产率和累积异位妊娠率。
结果分析
一、种植窗分布
140名ERA组患者的ERA检测结果显示,仅35%的患者子宫内膜处于容受期,其中还包括需要推后或提前12小时移植的容受早期和容受晚期,65%的患者处于容受期前,需推后1-2天进行胚胎移植。
二、妊娠结局
- ERA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分别达到了86%、50.00%和41.7%,显著高于FET组(P <0.01)的39.01%、24.82%和18.83%。
- ERA组的累积生化妊娠率、累积临床妊娠率和累积着床率分别达到了70.71%、57.14%和42.21%,显著高于FET组(P < 0.01)的48.23%、40.43%和29.82%。
- 根据ERA检测结果将ERA组分为容受期和非容受期两个亚组,两组之间的妊娠率、着床率等统计数据无显著差异。
- 在行单囊胚移植患者中,ERA组的生化妊娠率显著高于FET组(61% vs. 33.9%, P< 0.05),ERA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FET组(35.48% vs. 23.73%),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 比较D5和D6囊胚的移植结果,两组均无显著差异。
在这项研究中,与FET组相比,ERA组的妊娠率、着床率和累积妊娠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改善,证明了ERA检测对于诊断RIF患者子宫内膜因素,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以及对于胚胎移植时间的指导价值。
本研究表明对于中国的RIF患者,根据ERA检测结果进行个体化胚胎移植可应用于临床改善辅助生殖妊娠结局。
本研究有潜在的局限性。首先,这是一项回顾性分析,比前瞻性临床试验引入了相对更多的偏见。其次,研究样本相对较少。
专家点评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生殖免疫专委会主任委员,韦相才教授说,“不孕不育人群中RIF患者的生殖预后一直是临床治疗上的难点和痛点,目前临床治疗方案中更关注移植胚胎的质量。MEDICAL SCIENCE MONITOR发表的这项在中国人群中的最新研究对比了采用ERA研究子宫内膜容受性指导个体化胚胎移植和常规移植方案下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和累计妊娠率,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改善提示了RIF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中将子宫内膜因素纳入检测的巨大意义。”
服务中国RIF患者
ERA通过分子手段分析子宫内膜容受性,准确预测种植窗时间,自2009年由igenomix开发开始在国外应用,并获得国际专利(PCT/ES 2009/000386)已有10年时间,已广泛应用到全球60多个国家的超过1000家辅助生殖中心。目前已有30余篇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上的学术文献支持,均证明ERA可有效提高临床妊娠率。 ERA是目前初步研究表明可靠的检测子宫内膜容受性和种植窗的方法,提示精准医学在生殖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并存在广阔的研究前景。
目前ERA技术已由杭州奕真医学检验所引进并提供全本地化服务,以帮助IVF患者,尤其是RIF患者减少成功怀孕所需的时间,获得更高的妊娠成功率。